指刷新闻
www.cvtop1.com

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外购电池还是自制电池?

2016-04-22     编辑:小可    来源:中国客车网

  最近,总有消费者咨询:配备自制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好,还是外购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问题的本质来看。该问题之所以产生,反映的正是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缺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运行模式的深入了解,以至于有人误认为配备自制电池或外购电池是评价新能源客车产品优劣的核心标准。

  众所周知,对于新能源客车而言,“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核心,其中,电池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消费者关注电池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不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就很容易陷入误区,从而产生对新能源客车的非理性认识。

  其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原材料、零部件、总成、整车及服务等五大环节。据不完全统计,一辆新能源汽车大约由1万个零部件组成,每个零部件的不同环节都应该由专门的公司设计和制造,如果将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在整车企业内部完成,组织这一庞大而繁杂的工作将使整车企业面临致命挑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尝试让所有的工作都在内部完成,尽管其对技术有绝对的控制权,但还是出现一系列新问题:数百个工厂和技术部门的成千上万名员工难以协调和管理,专门为自己配套的工厂由于缺少市场竞争而缺乏竞争力,当市场需求变化或经济恶化时,内部这些庞大的部门将成为沉重的负担等。

  “术业有专攻”,同样,卓越的企业并非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例如,波音787飞机的设计和研发制造就是由全球30多个国家、135个地点、180个供应商协同完成。只有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才能做出优质的整车产品,全行业也才能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目前,凡是运行良好的整车企业,都是由专业的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整车企业则专注于整车核心技术的研发。

  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应该专注哪些核心技术?

  《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回归到电池应该自制还是外购的问题,其实也包含着自主创新是否等同于所有核心零部件都必须自制的问题。事实上,在协同创新成为智能时代创新模式的大背景下,以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交叉集成为特征的涌现性创新正在取代单一技术突破的离散式创新;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协作为基础的网络化协同创新逐渐取代单个企业完成的独立的链式创新。作为整车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应是整合资源,专注以下核心技术研发和能力提升:

  (1)系统匹配和整车集成的能力,包括:动力电池选型与集成技术、动力性能匹配、安全技术等研发能力。

  (2)完善全面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价、对零部件性能的评价、对整车性能的评价。

  (3)控制成本的能力。控制成本绝不是偷工减料、偷梁换柱,而是指依托平台共用技术、零部件共用技术等,将成本合理地分配在各个系统和零部件上。

  (4)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整车企业长久发展的法宝,只有整车企业持续创新,才能引领整个汽车行业持续创新,也才能使企业始终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整车企业自制动力电池风险大

  显然,是否自制电池无关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整车企业应该把“好钢花在刀刃上”,做好链合创新。不仅如此,事实上,现在国际大型车企都是通过选择外部电池供应商作为配套商来获取动力电池,独立生产电池的车企少之又少。

  而之所以大部分整车企业会选择专业电池厂家作为供应商,一方面,只有大型专业动力电池企业经过长期的基础性技术研究,技术积累和基础性研究经验丰富,产品经过长时间实际使用检验,才可以真正满足整车企业对零部件寿命、安全等指标的苛刻要求。另一方面,受制于同业竞争的考虑,如果涉及动力电池生产的整车企业要求动力电池供应商提供样品时,一般都会遭到拒绝,认为仅仅是分析其产品而非真正要使用。上游企业构筑技术防线,不提供产品,极易造成涉及动力电池生产的整车企业闭门造车,不利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新技术不断涌现,如果无法跟上动力电池更新换代的步伐,自制动力电池的整车企业也将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目前,电池行业各种技术发展路线百花齐放,产品型号多样,各类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体系很多,各整车企业依据产品定位,也对动力电池材料体系选择不一。

  动力电池技术多种路线发展呈常态,既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挑战,也是最快速摸索出新能源汽车优秀动力电池的机遇期,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必须加强合作,阶段化推进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呵护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当下,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希望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抢占市场,国内整车企业必须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做好核心技术研发,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共赢,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打造产业链优势,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客车的快速发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加速实现。

关键词: 新能源
分享到:
 
热点评论 0条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