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刷新闻
www.cvtop1.com

是福也是祸 安全气囊的路在何方

2016-11-10     编辑:tonny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汽车内有一个配置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报废。而且是我们都不愿意去启动的一个,它就是安全气囊。正因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不会使用到它,所以车主们对安全气囊的认知程度就不怎么多了。特别是不久前高田气囊曝出安全隐患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安全气囊也不“安全”。
 

 
       事件回放:安全气囊也能致命?!
 
       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日本高田集团生产的“安全”气囊变成了“杀人”气囊。早在2000年,高田缺陷气囊就在北美因车主投诉而被曝光。自此高田气囊一发不可收拾,不断“抢领”召回榜单,时至今日高田“气囊门”依然持续不断的发酵,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该品牌安全气囊弹出的时候会爆裂金属碎片,目前已导致16人死亡。截至目前,高田气囊因“不安全”引发全球超过5000万辆车陆续召回。近日,日本丰田汽车对外宣布,将在全球召回总计约580万辆汽车,其中涉及中国市场的有82万辆。高田问题安全气囊已引发了汽车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因为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导致2016年10月份召回数量大幅度上升,占到了当月召回汽车总量的80%。
 
       为什么气囊会不安全?
 
       高田气囊爆炸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的一种化学推进剂(硝酸铵),引发气囊在打开时力度过大,从而导致向车内喷溅金属碎片。高田对硝酸铵气体“危险、不稳定”的特性早就心知肚明,但因其成本低廉而继续使用。
 
       本田汽车表示已经查阅过高田公司的内部文件,最终发现高田气囊在特定的气囊气体发生器上进行了造假,又有证据显示高田集团工程师早在2000年已经知晓其零件存在故障,但隐瞒并销毁了测试结果。
 
       气囊的发展趋势如何?
 
       汽车安全气囊在如今众多主动电子安全配置的新常态下,作为保护乘员的最后一道防线,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智能化。借助传感器让安全气囊知道乘员特征。
 
       智能型安全气囊将配合使用多种传感器,以全面感知座椅上的乘员情况。其中,重量传感器根据座椅上的重量感知是否有人,是大人还是小孩;电子区域传感器能在驾驶室中产生一个低能量的电子区域,测量通过该区域的电流测定乘员的存在和位置;红外线传感器根据热量探测人的存在,以区别于无生命的东西。这样气囊的弹开也会根据乘员的情况适当的弹出大小。
 
       当驾乘人员因为惯性挤压安全气囊时,传统气囊泄气系统开始工作,同时内部约束系统受到挤压,软绳得以松弛,最终释放柔性排气孔盖,气囊快速泄气,减少驾乘者因安全气囊膨胀造成的伤害。这项技术相比现在的两级气囊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二:气囊形式多样化。
 
       目前正面安全气囊仅有驾驶位和副驾驶两个。后排乘客只有侧气帘的保护。而专为后排乘客设计的正面安全气囊可以保护后排乘客的正面。这款气囊被安放在前排座椅后背,当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气囊的弹出可以更好的保护后排乘客。
 
       气囊安全带在检测到发生了预设碰撞强度的撞击时,安全带内置的气囊即会弹出,增加安全带与乘员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冲击力,辅助安全带保护乘员安全。但是也有人觉得气囊安全带增加了安全带的厚度,在开车时影响舒适性。
 
       臀部气囊是基于改进传统侧气囊所存的一些缺陷而设计开发。展开时也是从坐垫展出,保护效果不受驾乘人员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呈L形设计,体积较侧气囊大,展开时能够覆盖人的整个臀部和躯干部分。
 
       以前的汽车安全气囊都是在车内,现在一些汽车安全技术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外部气囊,装入汽车侧面,采用摄像头和雷达构探测何时发生碰撞,同时向气囊发送信号,气囊会在30毫秒内充气。
 
       行人安全保护气囊弹出来后将覆盖在挡风玻璃和A柱的下部。其中挡风玻璃将会有1/3的面积会被覆盖,能够有效地保护行人的头部安全。行人安全保护气囊弹出来的时机是预先设定好的,只有在车辆的时速处于20公里至50公里区间的时候并且前方传感器探测到前方100米左右有行人才会起作用。
 
       总结
 
       安全气囊对于汽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护系统,这是保护我们生命的最后屏障。今后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智能化,形式更加多样化。不过归根结底,安全气囊最终都是要“以人为本”,因为只有确保乘客安全,才是安全气囊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 安全气囊
分享到:
 
热点评论 0条 [查看全部]